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重磅首播大型工业纪录片《逐光》,生动展现了中国光伏产业二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从“技术、市场、原料三头在外”的艰难起步,到突破重围登顶世界之巅,影片完整呈现了中国智造的逆袭之路。在这部体现国家战略产业崛起历程的纪录片中,时创能源正以突破性创新书写着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逐光》第二集《天外有天》中,时创能源叠栅专利"古琴"组件以惊艳之姿登场。这一里程碑式的呈现,既是时创能源十六年技术深研的璀璨结晶,更昭示着我们在原创性技术领域持续领跑的行业地位。时创能源正以突破性创新成果,向全行业彰显我们的硬核实力与深厚积淀!
叠栅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能够帮助TOPCon技术缩短和BC技术的功率差异,充分利用行业现有的1000GW的产业投入,为绿色清洁能源的持续提效降本作出开创历史的贡献。
古琴,中国传统乐器,一排排琴弦横列,启发了我们对光伏技术的创新。细看这突破性的叠栅 “古琴” 组件:其串列式结构表面,精密排列的导电栅线宛若古琴琴弦般延展,既构建出独特的视觉标识体系,更成为技术创新的诗意象征。
“古琴” 组件的颠覆性,源自对光伏产业痛点的深度解析与重构。在时创能源创始人符黎明博士的带领下,研发团队历经无数次实验迭代最终获得突破,我们创造性的使用了直径大约100微米的三角导电丝来替代传统的栅线,主体用铜,外层镀银,使得电池片的银浆使用降低75%;同时利用导电丝表面的三角形设计,将导电丝遮挡的光重新汇聚至有效发电区,减少光照遮挡,使得发电效率提升近2%。
“古琴”组件采用的金属丝线直接焊接在细栅线上,相较于传统网版印刷技术,大幅缩短了电子传输路径;同时该导电丝巧妙利用光学反射原理使得电池表面遮光降至1%左右,这项突破不仅重构了光伏导电的技术逻辑,更以“减材增效”的创新思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这一里程碑式的创新,正是中国工程师持续突破技术壁垒、用原创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动例证。
作为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团队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在符黎明博士的带领下,时创能源十六年来始终以“至纯至简,创新分享”的企业文化为指引,坚持以“蓝海战略”为核心的原创技术开发。“古琴” 组件的惊艳亮相,是我们坚守“至纯” 初心、追求“至简”实效的生动体现,更是“创新分享”理念下,我们的原创技术惠及行业的璀璨见证。
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继续前行,以更纯粹的钻研精神深耕技术内核,用更高效创新的方案推动技术升级。我们坚信,每一次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时创能源必将以更卓越的成就续写光伏产业的辉煌篇章。